廖哥哥品牌由來:

還記得2014年7月27日,在毫無心理準備的前提下,心血來潮一個人來到的中和收容所,與我的第一隻貓「Curly」相遇,當時牠才3個月大,抱著新手爸爸的心情,如同著魔般地想要瞭解有關於貓咪的一切。

詢問了週邊有養貓的朋友推薦的飲食,並購買部分知名廠商品牌的乾飼料,也在那時就有貓友建議「乾飼料最好每2-3個月做替換」,畢竟無法保證每個廠商製作的營養是否均衡且適合貓咪。

然而在某次偶然下,看見有飼主在分享貓咪吃小雞的過程,我就主動私訊詢問,也在此第一次接觸到「生食概念」 也許是因為從小就愛看地理頻道,當時對生食的接受度,第一時間就覺得這是非常符合自然習性的飲食。

在給生食之前,Curly已經吃了兩個月的乾飼料了,第一次給生食的時候,我買了一塊雞胸肉並切成兩塊,一塊是生的放一盤,另一盤經過電鍋加熱煮熟後再放一盤,生食和熟食雞胸肉放在Curly面前讓牠自行做選擇,Curly先選擇了吃生雞胸肉,吃完後過一陣子才跑去吃熟雞胸肉。

此次經驗我瞭解到Curly喜歡的是什麼後,就去深入瞭解「何謂生食」。

在當年,生肉飲食法在台灣還是非常冷門的飲食方式,接觸到貓科營養學相關的食譜,就開始著手製作給Curly吃,記得一開始製作使用的食譜是Dr.P、Anne,偶後又接觸到貓科營養食譜(也是我現在使用的食譜)。

給生食後,首先觀察到的是大便及排尿有明顯的變化,大便量從天天大便變成2-3天大一次,當時我緊張的以為是便秘了,原來是生食餐本身幾乎都被貓咪所吸收,而尿量的部分則明顯變大,尿騷味也減輕很多,過陣子之後,也發現毛髮從粗糙感變得柔順。

那次之後,我開始正式升級家裡的設備,先是商用絞肉機的購買,再來是攪拌機的升級,從原本只是自製給自家貓咪,到周邊的貓友們也委託我幫忙製作,漸漸成為幫忙「代製」的角色,而這一路上也遇到了不少貴人提供我良好的肉源以及方向。

直到近年來,隨著年齡的增長,加工設備也從幾萬元升級到幾十萬元,才開始成立專屬於自己的品牌「廖哥哥寵物生食」,而廖哥哥的名字由來其實很簡單:
 

【哥哥肉稱呼的由來】

取名,一直是我的障礙

還記得有天,有人諮詢我媽媽肉怎麼賣?

我心裡想我明明是男生,怎麼會有媽媽肉!

於是我就回覆她:「不好意思耶… 我這邊沒媽媽肉只有哥哥肉唷~」

並把這件事情當作說笑分享給一些朋友聽

不知何時,大家就開始稱呼哥哥肉了…

如今,Curly已經要10歲,在這牠快10年的人生,我也陸續養了4隻貓,很感謝這些年來許多貓友的支持我才能維持下去。
 

未提供相片說明。